哞醫|最大醫療資訊平台

哞醫

關注最新消息

IG

腕隧道症候群(Carpal Tunnel Syndrome, CTS)是常見的手部疾患,主要因手腕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。它通常伴隨疼痛、麻木和肌力減弱,對日常生活和工作產生影響。本文將詳細介紹腕隧道症候群的成因、症狀、診斷方式與治療方案,並提供預防與護理建議。

腕隧道症候群:成因、症狀與治療


腕隧道症候群的成因與解剖結構

腕隧道是由手腕處的腕骨和位於上方的橫腕韌帶組成的狹窄管道,內部包含正中神經和多條肌腱。當腕隧道內壓力增加時,正中神經會受到壓迫,引發腕隧道症候群。

常見的病因:

  1. 重複性動作
    長時間使用鍵盤、滑鼠,或反覆從事需屈伸手腕的工作(如組裝作業、家務)。
  2. 局部炎症或腫脹
    受傷、關節炎或肌腱炎會導致腕隧道腔體變窄,增加神經壓迫風險。
  3. 內分泌或代謝問題
    如妊娠、糖尿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,這些狀況會增加腕部液體滯留或神經敏感性。
  4. 解剖結構異常
    一些人可能因天生腕骨結構狹窄,更容易罹患此病。

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

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多由神經壓迫程度與病程長短決定,常見的症狀包括:

  1. 麻木與刺痛感
    感覺異常多發於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及部分無名指,症狀在夜間加重。
  2. 手腕與手掌疼痛
    疼痛可能延伸至前臂,甚至到達肘部。
  3. 握力減弱
    手指肌肉無力,導致拿取物品困難,甚至不自主掉落。
  4. 感覺遲鈍
    病情嚴重時,拇指的感覺可能完全喪失。

腕隧道症候群的診斷方式

正確診斷腕隧道症候群需要專業的醫療評估。以下為常見診斷步驟:

  1. 病史詢問
    醫生會詢問手腕疼痛或麻木的起因、頻率和影響範圍。
  2. 體格檢查
    • Phalen 試驗:雙手手背相對,保持手腕屈曲 30 秒,觀察是否出現麻木或刺痛。
    • Tinel 試驗:輕敲手腕部位,若產生刺痛,可能是正中神經壓迫的徵兆。
  3. 影像檢查
    • 超音波檢查:觀察腕隧道內的組織結構。
    • MRI 或 X 光:排除其他結構性問題,如關節炎或骨折。
  4. 神經傳導檢測
    確認正中神經的傳導速度是否異常,為確診的關鍵方法。

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式

1. 保守治療

適用於輕度症狀的患者:

  • 護腕固定
    使用夜間護腕保持手腕中立位,減少神經壓迫。
  • 藥物治療
    口服非類固醇抗炎藥(NSAIDs)或局部注射類固醇,有助於減輕炎症和疼痛。
  • 物理治療
    包括超音波療法、手腕伸展運動,改善症狀並增強肌腱功能。

2. 侵入性治療

對於保守治療無效或病情嚴重的患者:

  • 局部類固醇注射
    減輕腕隧道內的炎症,短期內緩解症狀。
  • 手術治療
    腕隧道減壓術:切開橫腕韌帶,增加腕隧道的空間,解除神經壓迫。此手術多為微創方式,術後恢復快。

日常護理與預防方法

1. 正確使用手腕

  • 使用鍵盤或滑鼠時保持手腕中立,不過度屈曲或伸展。
  • 增加符合人體工學的輔助工具,如鍵盤墊或鼠墊。

2. 減少重複性動作

  • 若需長時間工作,建議每小時休息 5-10 分鐘,進行簡單的手腕放鬆運動。

3. 手腕伸展與強化訓練

  • 手腕屈伸運動:用對側手輕輕拉伸手掌,保持 15 秒。
  • 握力訓練:使用握力器或軟球進行訓練。

4. 控制基礎疾病

  • 若有糖尿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,應積極控制病情,降低腕隧道症候群風險。

常見治療選項比較

治療方式適用情況優點缺點
護腕固定輕度症狀簡單方便,無副作用需長期配戴,效果有限
NSAIDs 或類固醇注射中度炎症快速緩解疼痛與炎症不適合長期使用
微創減壓手術重度症狀徹底解決問題,恢復效果好需進行手術,有術後恢復期

結語

腕隧道症候群是常見的手部疾病,雖然症狀會影響日常生活,但透過及早診斷與適當治療,大多數患者都能恢復正常功能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、避免長時間重複性動作,是預防此症的重要關鍵。如症狀持續加重,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取專業協助。


延伸閱讀與影片推薦